這次及聲舉辦了近半年來一次的職場邏輯表達工作坊,
在短短的七小時內,帶著學員從建立良好的說話習慣開始,
一步步分層解構邏輯表達的方法。

自我介紹時間,
學員們彼此分享來到工作坊的原因,
有中階主管想要提升自己與下屬的工作交辦能力、
有大學生想要提升自己的上台報告能力、
也有爸爸想要增進與兒女間的溝通能力,
但不論原因為何,
口語表達基本的三個核心概念:咬字要清晰、說話有頭有尾、肢體語言輔助,
都是一樣的。
【好的說話習慣】建立良好第一印象
咬字要清晰 —— 認真負責
說話有頭有尾 —— 有禮貌
肢體語言輔助 —— 態度良好
咬字清晰,是說話最基本的元素。
但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不容易立即察覺自身問題所在,
往往是透過別人的反饋,近一步了解自己的不足。
有一位學員提出,自己因為課程作業關係有許多需要團體合作、上台報告的機會,
但也因為在過往的學習歷程中缺乏上台講說的練習,以為自己在台下做足了準備,
但在上台過後因緊張而表現不佳,並與其他人比較過後,
才發現自己還是缺乏的地方。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自我練習呢?
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可以藉由手機的錄音、攝影以及語音查詢功能,
幫助我們即時反饋自己說話的方式。
1. 錄下講話的聲音並寫下一字不漏的逐字稿
透過紀錄講話時的口說內容,從中發現自己的邏輯有無連貫、
咬字和語氣是否正確以及冗言贅字的多寡,並及時修正。
2. 使用語音辨識系統查詢
利用人工智慧判斷自身的發音咬字是否清晰。
3. 錄下講話時的影片
把攝影機或手機擺放至離自身約 3公尺的距離,拍攝自己講話時的影片,
除了可以觀察自己講話時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外,也能確定講話時的音量是否夠大聲。
除此之外,運用小大人的邏輯卡牌,將說話進行『分層解構邏輯訓練』。
不只把好說清楚、更要說得有邏輯,讓聽者輕鬆明白自己要表達的內容。
每當我們要把話說出口前,可以依照以下步驟先思考。
看到、感覺到什麼
我要表達的是什麼?溝通的對象要聽的是什麼?
我該如何表達?有什麼需要補充?
用他人能理解的方式溝通
有邏輯地組織好說話內容,並且咬字清晰、說話有頭有尾,再透過肢體語言的輔助,
相信在這次的工作坊中,學員們經過反覆地練習過後,
都能輕鬆掌握,成為一名好的溝通表達者。
除了上述這個表達技巧之外,依柔老師還教了3個在人際溝通中好用的說話邏輯架構!
很多學員都反饋,這樣實際簡單的架構,能更快速的在開口前協助整理說話內容,
也能在開口前替聽眾多想到可能會有的問題,
不僅提升了溝通效率、更達到溫度的情感連結呢!
錯過了此次的工作坊課程嗎?若也想在一天內就學會溝通必備的邏輯架構,
趕緊到我們粉絲專頁留言「我想了解邏輯表達力」
這樣下次課程出爐後,我們就會第一時間和你分享唷!
更多學習內容和資訊,歡迎到我們的官網閱讀喔!
FB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idadult/
小大人表達學院官網:https://www.kidadult.com.tw
#口語表達 #邏輯 #咬字清晰 #人際溝通 #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