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和孩子們聊天
其實是同樣的老話題
#你的父母會稱讚你們嗎?
#你覺得父母親的脾氣和情緒控管的好嗎?
孩子們開始嘰哩呱啦的分享著自家故事
當我們聊完後,孩子們也明白父母的不易
也說互相尊重與體諒、稱讚先從自己做起
看似溫馨感人的結尾,也剛好來到了下課時間
不料,沒多久又一聲
「老師!他打我!」
「才不是!是他先弄我的!」
突然,我語重心長但又帶著微笑和孩子們說:
「你們知道我小時候,只要情緒一來,
很想打爆我同學、或是開口大罵他的時候,
我都會想到哪一句話嗎?
就是:如果十年後再來看這件事情,
我自己會不會覺得很幼稚?」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真的想打對方
有可能是不願意在當下承認自己的過錯
又或是,不喜歡那種被誣賴、侵犯的感覺
逞一時之快,回嘴和打回去是最直接的
但可能也會造成自己也是共犯
或是出手一不小心也比對方更狠、
最後怎麼辯也辯不清⋯⋯
後來我們進行了「小小海賊王」的課程
請一位同學當指揮家、一位當探險家
探險家要全程眼睛閉起來,聽從指揮家指令
而指揮家要協助探險家從起點走到終點
不過這個過程中,只能使用「口語表達」指揮
不能碰到探險家的手
所以,非常非常考驗指揮家的指揮能力
如果指揮家表達不清楚、聲音過於小聲、左右不分
這樣就很容易誤導探險家的闖關,
導致編探險邊撞牆的窘境......
而探險家,因為全成要眼睛閉上
當看不見時,人們的恐懼會加倍
因此,在活動中是否對指揮家全然的信任?
以及是否有聽「懂」指揮家的指揮
這些都是能否快速、精準地從起點到終點的關鍵!
有趣的是,當大家張開眼睛時,
才發現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地圖,
而且自己卻探險的歪七扭八XD
如此可知
很多時候我們的「所想、所做、所聽、所說」
都不一定能心口合一、心想事成
那如果我們又不專心認真的好好說話,豈不就誤會連篇?
人際相處如此、親子溝通亦是如此
若我們總覺得「我以為......、你認為......」
而缺少了好好溝通好好表達
就容易鬧出很多烏龍、以及一發不可收拾的尷尬
情緒控制是可以訓練的
溝通表達是可以訓練的
換為思考是可以訓練的
同理他人是可以訓練的
重點是,我們需要時時有意識地提醒自己
時時有意識地去認真觀察
願意放下預設立場,好好認真傾聽
#知道到做到總是有一段距離
#只要願意現在都來得及
#生活中就是最棒的學習
小大人表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