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柔老師教學滿十二年的兒童表達力觀察:三大面向、五十個重點
2025年,是我投入兒童表達力教學的第十二年。
這些年來,我發現表達力的培養,
不只是讓孩子「敢說」,
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想說」、「會說」和「說得好」。
每個孩子在表達上的發展不同,
但無論是害羞的孩子、活潑的孩子,
甚至是過度依賴單向溝通的孩子,
都能透過有系統的引導,提升自信與口語表達能力。
回顧這十二年的教學觀察,
我將兒童表達力的發展觀察歸納為三大面向
—自信心、組織力、表達技巧,
並整理了50個教學重點,
希望能帶給你啟發與實際的應用方法。
✨面向一: #自信心 讓孩子「敢說」
孩子不敢開口,通常不是因為他不會說,
而是因為害怕說錯、怕被笑、缺乏安全感。
提升孩子的自信,是表達力成長的第一步。
如何建立孩子的表達自信?
1. 「先鼓勵,再調整」——讓孩子先享受表達的樂趣,再慢慢優化內容。
2. 把錯誤當成學習的一部分,讓孩子知道沒有人天生就能說得完美。
3. 從簡單的對話開始,不要求孩子一開始就能說出完整的故事或想法。
4. 創造「無對錯」的表達環境,鼓勵孩子自由表達,不急著糾正細節。
5. 讓孩子選擇話題,當他們談自己喜歡的事,會更自然地投入。
6. 運用角色扮演,讓孩子以「不同角色」的角度來表達,降低緊張感。
7. 鼓勵孩子「帶動」對話,而不只是被動回答問題。
8. 讓孩子看見自己的進步,例如錄音、錄影並回顧,建立成就感。
9. 避免「打斷」孩子的話,讓他們能夠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
10. 家長與老師的態度很關鍵——當大人專注聆聽,孩子才會更有信心表達。
11. 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聲音,讓他知道自己的聲音是獨一無二的。
12. 透過團體活動,讓孩子體驗「一起表達」的安全感與樂趣。
13. 讓孩子嘗試大聲說話,克服害怕被聽見的心理障礙。
14. 創造日常練習機會,例如讓孩子在餐桌上分享自己的一天。
15. 模仿名人的表達方式,讓孩子學習不同風格的語調與語氣。
✨面向二: #組織力 讓孩子「說得有條理」
很多孩子說話顛三倒四、跳躍性強,
主要是因為缺乏語言組織能力。
幫助孩子學會有邏輯地表達,能讓他們的想法更具說服力。
如何幫助孩子說得更有邏輯?
16. 運用「三段論」結構(開頭、中間、結尾),讓孩子的表達更清晰。
17. 教孩子「先講重點,再補充細節」,避免說話時繞圈子。
18. 用「誰、在哪裡、做了什麼」的方式訓練孩子描述事件。
19. 讓孩子用「因為……所以……」的方式回答問題,強化因果關係。
20. 讓孩子嘗試用一句話總結故事或經歷,訓練提煉能力。
21. 引導孩子思考「這件事為什麼重要?」,培養觀點表達能力。
22. 讓孩子學習不同的敘述方式,例如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的變化。
23. 運用「時間軸」幫助孩子回憶與敘述,避免表達混亂。
24. 透過桌遊、接龍故事等活動,讓孩子練習即興組織語言。
25. 讓孩子試著「重述」別人的話,幫助他們學會抓住重點。
26. 教孩子如何在對話中「接話」,避免只回答單一句話。
27. 利用故事書或影片,讓孩子練習「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增強邏輯推理能力。
28. 讓孩子學習不同方式開場與結尾,增加表達變化性。
29. 用視覺化工具(如心智圖)來幫助孩子整理想法。
30. 讓孩子練習用不同的詞彙描述同一件事情,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面向三: #表達技巧 讓孩子「說得生動、有影響力」
表達不只是「說清楚」,
更要能夠引起別人的興趣,
讓聽眾願意聽、聽得懂、記得住。
如何提升孩子的表達技巧?
31. 語調變化很重要——讓孩子試著用不同語氣表達同一句話,增強語感。
32. 讓孩子學會「停頓」,避免一口氣說完,影響理解度。
33. 練習用肢體語言輔助表達,例如手勢、表情、眼神。
34. 讓孩子學會使用「關鍵詞」,讓內容更具吸引力。
35. 鼓勵孩子在故事中加入「細節描述」,讓內容更生動。
36. 運用比喻與類比,幫助孩子更具象地表達抽象概念。
37. 讓孩子學習提問的技巧,讓對話更有互動感。
38. 幫助孩子「調整語速」,讓表達更有節奏感。
39. 示範如何用語音語調表達情緒,如興奮、疑問、驚訝等。
40. 讓孩子多聽、多看優秀的演講或故事表達,建立表達榜樣。
41. 練習用不同角色的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
42. 鼓勵孩子在不同場合嘗試不同的說話風格,如正式、幽默、敘事等。
43. 透過遊戲競賽(如30秒即興演講),提升臨場反應能力。
44. 讓孩子學習在溝通中適當使用停頓與重點強調。
45. 透過表演或戲劇,增強孩子的表達感染力。
額外加碼:五大表達力心法
最後,我想分享五個最關鍵的表達力心法,
這些原則適用於孩子,也適用於所有希望提升表達力的人。
💡 心法 1:表達是「思考」的延伸
✅說話不是記憶,而是理解。
✅ 孩子說不清楚,很多時候是因為「想不清楚」,先幫助孩子釐清想法,再鼓勵他表達。
✅讓孩子學會問自己:「我想傳達的核心是什麼?」這是所有表達的關鍵起點。
💡心法 2:內容比流暢度更重要
✅不要只追求說話順暢,而是讓孩子說出「有意義的內容」。
✅ 即使有停頓、有思考,也比流暢但空洞的話語來得有價值。
✅引導孩子說話時專注於:「這句話對聽的人有幫助嗎?」
💡心法 3:聽得懂,才算會表達
✅表達不是炫技,而是讓人理解。
✅孩子會講很多漂亮的詞彙,不代表他的表達力高;真正的表達高手,能用簡單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聽懂。
✅用「如果這句話要說給5歲的孩子聽,我會怎麼說?」來訓練孩子的表達清晰度。
💡 心法 4:表達不是單向輸出,而是交流
✅好的表達,永遠是雙向的。
✅訓練孩子不只是「說」,更要學會「察言觀色」,理解對方的反應、表情、語氣,並適時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
✅一句話說得好不好,關鍵不在於自己覺得如何,而是對方是否真正理解。
💡 心法 5:練習,是表達力唯一的捷徑
✅沒有天生的口才,只有反覆練習的累積。
✅每天給孩子一個小任務,比如「今天試著用3句話介紹你的玩具」,幫助他們習慣組織語言。
✅不要求完美,要求進步! 讓孩子知道,表達力是靠一次次的嘗試堆疊出來的。
這十二年來,我深刻體會到—
表達力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可以被培養的能力。
希望這50個教學觀察與建議,
能幫助更多家長、老師,陪伴孩子成長,
讓他們的聲音被世界聽見,也讓他們更有自信地表達自己!
想讓孩子的表達力持續進步?加入「小大人」LINE@ 免費學習社群!
在這裡,你將獲得:
更多免費的表達力練習技巧
優質的學習資源與活動通知
一群關心孩子表達力成長的家長與老師
立即加入:「小大人表達力學習宇宙」
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勇敢表達,讓世界聽見他們的聲音!